(此網頁未曾公開使用)

粵劇「官話」之發音與歷史淵源

為什麼說官話?

在戲曲舞台上,「官話」的「官」字來自官僚、朝臣、官方。「官話」並非指某種特定的腔或調,卻而是古代中國朝廷的官方標準語言。從宮中朝廷到地方省縣衙門,無論是科舉考試或是官員辦公,古時都要求使用「官話」,不說方言,以示官威及自己同僚之間的一種溝通語。

官話在粵劇中的應用

明清時代,各個劇種都採用了不同的白話傳統,並斟酌加上本地語音的中州韻,廣東戲源於外省戲曲,亦接受了中州音韻的發音。粵劇在清末之前,主要演唱語言就是中原音韻,又稱為「戲棚官話」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粵劇逐漸本地化,變成了以粵語為主要語言,並間中加插「官話」在一些場口或唱腔之中。經過長期的粵化,粵劇所用的「官話」夾雜了「粵音」,已經與京劇、崑曲所用的韻白有所距離。官話於粵劇猶如畫龍點睛,賦予演員演繹時在口白語音中發揮其震撼力或加強聲音之動人魅力,就如粵劇「功架」一樣,給與演員於語調上帶出舞台動力。大花臉角色的經典台詞「可怒也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能加強語言吸引力,豐富粵劇味道藝術元素。

保存「官話」的重要性

「官話」是粵劇藝術承傳之一大特色項目,然而它卻從未有系統地作記錄及保存,更多時候是靠着口耳相傳,隨著前人的離去,「粵劇官話」便漸漸開始失真,其中很多語音亦已演變成不同的讀音。由於「官話」一直無人鑒定及考究,令後學者無從依據,有很多後學者採用粵語或普通話代替其所需的「官話」部份,為免粵劇「官話」失傳,必須及時進行保存工作。

粵劇官話字典的使命

官話字典旨在為「官話」作保存工作,是一個專門為粵劇愛好者、語言學習者、研究人員和普通大眾設計的線上平台,能讓你輕鬆簡易查詢粵劇中的「官話」單字發音

特色功能

官話字典以電子網上字典資料庫出版,提供真人發聲示範,讓你能直接聆聽出真正的讀音。我們將不斷更新及添加字元,增加資料的豐富性和準確性。

  • 簡易的發音查詢
  • 清楚的發音示範
  • 智能文字搜索

無論是常見字詞還是罕見的粵劇專用詞,這本官話字典都能為你提供發音指引。不僅僅是文字說明,官話字典還提供了清晰的發音示範。聽著專業的示範,你可以更容易地掌握每個字的讀音。通過搜索功能,你可以輕鬆找到想要了解的文字。只要按字查詢搜索,都能快速定位到你需要的信息。

為誰而設?

  • 粵劇愛好者:深入了解你所鍾愛的藝術形式
  • 語言學習者:探索粵語的獨特發音系統
  • 粵劇研究人員:獲取寶貴的語音資料
  • 粵劇初學者:學習及運用
  • 普通大眾:感受粵劇官話的語言魅力
  • 外地自學者:在這裡找到你的老師

此字典的創製意念,不在於華麗,不重於古舊,不偏於深澳,以簡易清晰的設計呈現,無論你是粵劇的資深愛好者,還是剛開始接觸這門藝術的新手,小學生至老友記,這本粵劇官話字典都能為你提供資源和樂趣。

未來展望

官話字典的建立只是第一步。我們相信,通過持續的努力和更新,粵劇官話字典將成為粵劇愛好者、語言學習者、研究人員,以及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士的重要資源,大家都有興趣翻一翻。

讓我們攜手努力,共同保護和傳承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