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與計劃團體

初心

艱難與矛盾:

  • 坊間已流傳太多不同讀音,有些老倌甚至已自成一格,怎樣核實對與錯?哪個讀音是最正確?
  • 一直是以人傳人的方式流傳,若鑄經成典,有足夠公信力嗎?會否引來爭議?會受業界匪夷嗎?
  • 因應韵調,演員會選擇夾雜粵音於官話句子之內,怎樣考究這是官話原音,抑或是粵音?
  • 字典是以「單字」為基礎,對白是以句子呈現,「字典」能否有效運用?
  • 演員唸白時會因應很多音韵原因將官話稍有改變,產生兩三個不同讀音,若以「單字」示範,會否混淆?

製作團隊於起步時已遇上諸多挑戰,但我們願意克服難關,將差異爭議減至最低,感謝參與此項目的所有人士,決心為粵劇界貢獻一份力量。若因避免爭議而放棄,官話便會面臨失傳的危機,總有人要行出第一步。雖然坊間已有一些介紹官話的網站,但目前尚缺乏較全面的文字記錄,隨著前輩們逐漸離開粵劇界,製作團隊認為是時候將官話的保育工作付諸行動了。在此,希望各位有心人士,多多包涵,共同努力,攜手合作,向我們提出寶貴意見,幫助我們不斷修飾完善這網站。經過千錘百煉,無論面對多少年艱辛,我們相信百年之後,這本「官話字典」總會有其所用!

(此網頁未曾公開使用)